第15期卓越講壇|新時代地理學前沿與探索 |
發表時間:2023-07-11 閱讀次數:1839 發布者:20190235 |
編者按 為探索新發展階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培養“未來領軍型的卓越英才”,華東師范大學匯聚全球優質資源,構筑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試驗特區——卓越學院。卓越學院暢通跨院系、跨平臺、跨學校、跨行業的全球優秀師資和學術資源共享,設立卓越講壇,由我校10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輪流主辦,常態化舉行名師講壇、研討沙龍、學術交流、讀書會和工作坊等活動,面向全校及其他兄弟高校開放,歡迎大家參加。 ![]() 活動一覽 ![]() 活動一 報告題目:大氣霾粒子的二次成因
主講專家:王格慧 教授
報告時間:7月8日(星期六)9:30
![]() 專家簡介:
王格慧,華東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大氣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為大氣環境化學,主要是通過外場觀測、實驗室煙霧箱模擬和數值模擬等手段,開展大氣污染物來源、組成和時空分布特征,大氣二次氣溶膠非均相轉化機制、氣溶膠光學特性等相關研究,在PNAS, Chemical Review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和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40余篇,SCI引用9000余次。
報告簡介:
本次講座主要圍繞我國秋冬大氣霾污染形成機制,介紹我國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演變歷史和變化趨勢。講座主要圍繞北京、西安和上海大氣污染事件,介紹冬季霾污染期和春季沙塵期大氣硫酸鹽、硝酸鹽以及二次有機氣溶膠的來源、粒徑分布特征和化學轉化機制。
掃碼觀看直播
![]() ![]() 活動二 報告題目:南極臭氧空洞變化:雪冰記錄的啟示
主講專家:史貴濤 教授
報告時間:7月12日(星期三)13:00
![]() 專家簡介:
史貴濤, 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2017年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2013-2014年和2016年在美國布朗大學訪問研究。主要從事極地現代環境過程及機理、冰芯氣候記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組織或參加4次南極內陸冰川學考察,在南極工作累計2年多;多次帶隊開展了中國南極深冰芯鉆探。在極地雪冰環境過程、機理和變化等方面并取得了系列成果,為深入理解極地氣候環境變化奠定了基礎。主持(或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優秀青年基金等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著作100余篇(部)。2020年入選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獲2020年度上海海洋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創新獎,帶領團隊獲得2022年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報告簡介:
平流層臭氧吸收太陽紫外輻射,直接影響大氣輻射平衡及近地表大氣氧化環境,因此有重要的氣候環境效應。由于氯氟烴等人類活動排放的化學物質的影響,導致南極臭氧濃度顯著降低,形成了臭氧層空洞,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問題之一,對南半球大氣環流、大洋環流、氣溫和降水等都產生了深刻影響。臭氧層的這些變化能被南極雪冰記錄下來么?如果可以,是否能利用冰芯記錄研究過去平流層臭氧的演變及影響因素?這些問題的回答對深入理解平流層臭氧的自然變化規律、準確預測臭氧層恢復有重要意義。
掃碼觀看直播
![]() ![]() 活動三 報告題目: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可達性及優化研究
主講專家:曹凱 教授
報告時間:7月17日(星期一)10:00
![]() 專家簡介:
曹凱,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紫江優秀青年學者。曹凱博士于2010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博士學位,并分別于2007年以及2004年獲得南京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碩士及本科學位。曹凱博士目前的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地理信息科學及其應用,尤其是空間優化,空間大數據分析及建模,空間社會科學(如老齡化,健康等方面)等主題。曹凱博士曾主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發表中英文論文80余篇,擔任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等國際知名期刊編委,在國際知名期刊IJGIS,EPB,TGIS,及JAG組織了一系列空間優化主題的???,并共同主編了GIS領域大型參考書Comprehensive GIS (Elsevier) 的第三卷:GIS applications for socio-economics and humanity。曹凱博士曾擔任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會 (CPGIS) 董事會董事,Newsletter委員會主席;國家地理雜志(National Geographic) 科學探索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國立大學未來老齡研究所指導委員會委員,家庭及人口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房地產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近期也獲得了第十屆高校GIS論壇“高校GIS創新人物”獎。
報告簡介: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帶來的挑戰,對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可達性以及優化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及現實意義。本報告擬以新加坡社保援助計劃診所的空間可達性研究及上海市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優化研究為例,探討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可達性及優化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及未來發展方向。
掃碼觀看直播
|
新聞&通知
-
2023
10.19
- 重實踐 |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港口發展...
-
2023
10.19
- 學思想 | 香港科技大學郁建珍教授應邀來...
-
2023
10.15
- 建新功 | 我院段玉山教授主編的《地圖上...
當前位置: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