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2年學校關注的地理科學學院大事 |
發表時間:2022-12-31 閱讀次數:2585 發布者:20190235 |
喜報頻傳,學術成果豐碩 01 華東師大集成構建特大城市自然災害防御的模型成果(1月12日) 華東師大集成重大重點項目創新研發的模型成果,多學科交叉融合,構建特大城市自然災害防御的“華東師大方案”,著力解決目前城市自然災害預報預警和應急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和關鍵科學問題。 ![]() 來源于IPCC第6次評估報告《決策者摘要》,其中關于極端溫度和極端降水的內容源于李超研究員的成果。
02 地理科學學院2位學者入選愛思唯爾2021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4月14日) 4月14日,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了2021“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入選“高被引學者”榜單,意味著該學者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的被引總次數在本學科的所有中國(大陸地區)研究者中處于頂尖水平,在其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其科研成果為該領域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其中,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共有2位學者入選該榜單。 ![]() 近日,上海市第十三屆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正式揭曉,上海市共有80項成果獲獎。華東師范大學10項成果獲獎,獲獎總數創我校歷年最高紀錄,其中地理科學學院1項成果獲二等獎1項。 ![]() 我國碳減排壓力巨大。為了協調經濟發展與碳減排,以減排促發展,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底座,需從制度、產業、科技、財稅、教育、區域協同等多方面組合發力,托舉高質量綠色發展,快速實現“碳達峰”減排目標。 ![]() 中國地理學會公布了10項入選2021年度“中國地理科學十大研究進展”的研究成果,其中殷杰、王軍等的研究成果入選2021年度“中國地理科學十大研究進展”。 ![]() 2022年9月9日,中國測繪學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所主辦的“轉型與賦能”第十屆高校GIS論壇各獎項評選結果公示,經資格審查、評審專家組討論、打分、投票等評選程序,共評選出“高校GIS創新人物”10人,其中,地理科學學院曹凱教授榮獲“創新人物”稱號。 ![]() 2022年9月9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華東師大慶祝第38個教師節主題活動在普陀校區科學會堂舉行并同步線上直播。在主題活動中,學校為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工頒發最高獎項,其中地理科學學院黎夏教授獲得第十三屆“華東師范大學師德標兵”稱號。 ![]() 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段玉山教授主編的校四史教育成果《地圖上的新時代》獲“中央宣傳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本次選題以突出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主線,充分發揮重點出版物的引領示范作用。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2022年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獲獎名單,其中由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為主要完成單位的教學成果榮獲多個獎項。 ![]() 華東師范大學劉敏教授團隊利用土壤宏基因組大數據,首次繪制了全球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圖,識別了全球土壤微生物耐藥性熱點區域,揭示了全球土壤微生物耐藥性的地理格局及其驅動機制,為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微生物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控制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傳播擴散提供了決策支撐。 ![]() 2022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公布了2022年度“高被引科學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名單。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黎夏教授入圍2022年度科睿唯安(Clarivate)社會科學類“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是2020年以來連續三年入圍該榮譽榜單。 ![]() 經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文和旅游優秀研究成果名單,地理科學學院李山副教授團隊的論文《基于Agent建模的旅游流空間溢出效應研究(英文)》喜獲二等獎。 ![]() ![]() 經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優秀研究成果名單,地理科學學院李山副教授團隊的論文《基于Agent建模的旅游流空間溢出效應研究(英文)》喜獲二等獎。 ![]() 卓越育人,教學成績斐然
01 華東師大自然地理國家教學團隊申報虛擬教研室成功(2月28日) 以華東師大鄭祥民教授領銜的自然地理國家教學團隊聯合申報教育部“全國地理學野外實踐教學”虛擬教研室。實驗室面向“拓圍、創新、共享”,面向“提質、增效、拓展”,面向多元化教研產出,以虛實結合的特點,形成線上理論研討/線下協同教學一體化教研共同體。 ![]() 為進一步認識南極、弘揚南極精神,2022年3月8日,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本科生協同育人黨支部與中國南極中山站黨支部開展“關注國家發展·勇擔強國使命”聯學聯建。 ![]() ![]() 2022年6月29日下午,我校學科交叉融合論壇(第十一期)——“社會、經濟與廣義遙感”通過線上會議形式如期舉行。本論壇由華東師范大學科技處與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聯合主辦,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地理科學學院共同承辦。 ![]() 為探索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喜迎建黨101周年,以昂揚斗志迎接黨的二十大,2022年6月30日,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黨支部與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黨支部、地理科學學院本科生協同育人黨支部開展主題為“面向卓越人才培養的實踐育人體系探索”聯學聯建,會議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 ![]() ![]() ![]() ![]() 7月1日下午,由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2022年全國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專家論證研討暨教育部全國地理學野外實踐教學虛擬教研室啟動會通過線上會議形式舉行。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劉敏教授和鄭祥民教授分別主持了教育部全國地理學野外實踐教學虛擬教研室啟動儀式和第十三屆全國地理學聯合實習線路論證及專家論證研討環節。 ![]() 2022年7月7日至7月8日,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資源時空大數據分析應用重點實驗室、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地理學)承辦的地理科學學院2022年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順利舉行,今年的夏令營主題是:地理學與“雙碳”戰略。 ![]()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號召,養成地理學子扎根基層、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學校選調生基層服務協會、地理科學學院黨委的支持下,地理科學學院基層就業協會組織14名學生赴上海市測繪院開展為期1個月的實習實踐。 ![]() 地理科學學院以學校微專業建設為契機,面向非地學專業學生開設“全球變化與碳中和科學”,期望通過這一微專業的學習,更為全面地認識全球變化,深刻認識人地相互作用下的碳循環,并以此認識/認同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 ![]() 在學院副院長李響教授的指導下,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管梅哲負責的項目《傾聽城市,聲場地圖在線采集、生成、查詢平臺》榮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上海賽銅獎。 ![]() 為扎實推進學校卓越育人工作,打造“師生共同體”,促進地理學子提升學科素養,弘揚地理精神,地理科學學院本科生青年班主任積極上崗。 ![]() 吳健平老師指導的2020級地理信息科學本科生徐璨、高詩敏、程靖茹團隊,以及姚申君老師指導的2020級地理信息科學本科生智一桐、王玥、錢心荻、徐亦暢團隊均斬獲第二屆“蒼穹杯”全國大學生空間信息技術大賽“空間分析組”三等獎。 ![]()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鼓勵學生黨員打破學科壁壘,提升核心素養,11月16日,由地理科學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美術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聯合舉辦的“地理美學·一筆一畫皆山河”聯合主題黨日在光華書院二樓報告廳召開。 ![]() 11月18日-20日,“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GIS應用技能大賽”在成都理工大學舉行。由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20級本科生祁寧寧、趙博旸、陳秀靜、楊宗翰組成的參賽團隊斬獲特等獎,余柏蒗、黃艷獲優秀指導教師獎,這是華東師范大學連續第三年斬獲全國大學生GIS應用技能大賽特等獎。 ![]() ![]() 在學生申請和院系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初審評議、終評答辯、校內公示,學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博士研究生鄭利林榮獲2022年校長獎學金。 ![]() 引領示范,社會高度認可
01 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解讀上海高溫(7月13日) 7月13日11時55分,上海更新高溫橙色預警為高溫紅色預警,這是上海繼7月10日以來,今年“二刷”高溫紅色預警。最高氣溫高達40.9度,追平了1873年上海徐家匯站有正式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高值。(注:與2017年并列第一)今年的氣溫不僅極高,而且來得很早,在這背后,氣候變暖可能是主要推手之一。對此,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李超教授給出了解釋。 ![]() 為發揮地理學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學科優勢,落實高校黨建在城市基層黨建以及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10月13日,地理科學學院黨委與崇明區綠華鎮黨委中心組聯學在綠華鎮黨群社區服務中心順利舉行。 ![]() 10月21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受邀蒞臨華東師大,就“特大城市環境與綠色發展”等問題開展調研座談。 ![]() 為發揮地理學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學科優勢,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12月8日,上海市測繪院與地理科學學院聯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功執筆繪藍圖,攜手奮進新征程”主題黨課在華東師范大學中北校區辦公北樓順利舉行。 ![]() ![]() 12月10日,由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劉敏教授牽頭,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南京大學和天津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區域場地土壤跨介質污染物多源清單與制定方法”項目中期會議召開。 ![]() 凝心聚力,攜手共克時艱
01 楊毅教授獲華東師范大學“三八紅旗手”稱號(3月8日) 2022年3月8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慶?!叭恕眹H勞動婦女節112周年暨先進表彰大會在普陀校區工會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領導梅兵、楊昌利、顧紅亮出席會議,并為獲獎個人和單位頒獎,其中,地理科學學院楊毅教授獲華東師范大學“三八紅旗手”稱號。 ![]() 學院黨委組織錄制《齊心協力·地礪前行》視頻,學院班子、PI、學術委員會為學生云端加油。 ![]() 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保障全體師生健康安全以及正常教學科研工作開展,地理科學學院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會以及黨政聯席會,加強組織管理,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做好師生群眾的“主心骨”,制定《地理科學學院疫情封閉期間防控方案》,同兄弟單位牽手制定《閔行校區河口海岸大樓應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封閉網格化管理方案》,明確疫情期間樓宇管理主體責任。 ![]() 李響,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為提高小區志愿者的配送效率,他設計了一個“送貨地圖”,輸入訂單信息后一鍵加載,即可將之匹配到對應的樓棟,輸出帶有所有樓棟訂單信息的地圖。 ![]() 2022年7月11日,華東師范大學2021年度宣傳工作優秀服務獎評選結果公布。經自主申報、專家評審、學校審核、校內公示,地理科學學院等10家單位獲宣傳工作優秀服務集體獎。 ![]()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地理科學學院黨委迅速掀起學習二十大精神熱潮,師生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使命。2022年11月1日,閔行校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為配合學校防疫工作,學院黨委積極組織動員學生黨員,承擔了此次核酸檢測全部學生志愿者工作,并且圓滿完成任務。 ![]() 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團支部成立于2020年9月,黨員人數占總人數的55%。2020級博士研究生團支部曾獲得“2022年度上海市高校標桿活力團支部”、華東師范大學“五四紅旗團組織”、華東師范大學“活力團支部”、華東師范大學“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支部“對標定級”等級為五星。關鍵時刻,支部成員勇擔重任,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彰顯青年的擔當與責任感。支部所在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團委獲得“2022年度上海高?;盍F委”榮譽稱號。 ![]() ![]() |
新聞&通知
-
2023
10.19
- 重實踐 |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港口發展...
-
2023
10.19
- 學思想 | 香港科技大學郁建珍教授應邀來...
-
2023
10.15
- 建新功 | 我院段玉山教授主編的《地圖上...
當前位置: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