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打造拔尖人才培養新“高地”——聘請“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當班主任 |
發表時間:2019-09-10 閱讀次數:22880 發布者:19970040 |
建設高水平課程、設計進階式學術訓練體系、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日前,華東師大在地理科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等10個專業實施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打造拔尖人才培養新“高地”。這是華東師大自2015年推出“菁英班”后在拔尖人才培養方面的又一重要舉措。![]() 歐陽自遠院士為光華書院和地理科學學院1000余名學生呈現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9月5日,華東師大聘請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擔任地理學拔尖創新班名譽班主任,領銜地理學拔尖人才培養工作。 ![]() 我校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擔任地理學拔尖創新班名譽班主任
聘任儀式上,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劉敏詳細介紹了地理學拔尖創新班的成立初衷、建設目標和具體建設方案等。地理學拔尖創新班致力于培養具有遠大的科學理想和愛國情懷,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具備獨立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國際化能力,能勇攀地理學科巔峰的優秀拔尖青年后備人才。根據拔尖人才培養目標,以“自主學習、交叉融合、核心突出、強化實踐、大師引領、科研助推、國際化提升”重構拔尖人才培養的學制構成與學期內部的課程組織,將確立“筑基-提升-融通”三階段遞進式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3+1”多維融合地理學綜合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強化專業實踐教學在拔尖人才培育中的優先與核心地位;推進“中外雙導師制”,設置中外“兩段式”科研訓練模式,以領軍人才孕育未來的拔尖人才,著眼于學術人才的薪火相傳,全面形成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與塑造學生的科學理想。 歐陽自遠長期從事地球化學、天體化學、比較行星學、地外物體撞擊地球誘發生態環境災變與生物滅絕等研究,是我國隕石學與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在隕石學、月球科學、行星科學與天體化學以及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成就卓越。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多個獎項。他表示,非常榮幸加入到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拔尖創新班,希望同學們要培養一種科學的精神和思路、探討科學的方法并激發科研的熱情,將來在地理學的各個領域中能夠真正地成為擔負起重大科研任務的科學家,為祖國長遠發展貢獻一己之力量。 校長錢旭紅院士感謝歐陽自遠院士對華東師大地理學人才培養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地理學一直是華東師大的優勢學科,希望地理學拔尖創新班同學在歐陽院士這位畢生致力于我國地下核試驗、深空探測工作,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的帶領下,在胡煥庸、陳吉余等華東師大地理學前輩精神的指引下,繼承并發揚地理學科優良學風,潛心向學,奮勇進取,勇攀學術高峰,為我國地理學科的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歐陽自遠院士與青年學子座談 聘任儀式后,歐陽自遠院士與青年學子進行了座談,鼓勵大家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有歐陽院士這樣重量級科學家的引領,同學們對未來的學習和科研工作充滿期待。 正值新學年伊始,9月4日歐陽自遠院士還為光華書院和地理科學學院1000余名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歐陽自遠曾成功推動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發射升空,參與并指導中國月球探測與太陽系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在“迎接第一個100年 中國的深空探測”主題報告中,他著重介紹了中國“嫦娥工程”從計劃到實現的艱辛歷程,并對中國探月取得的成績作了詳盡介紹,詳細分享了中國“嫦娥工程”的實施路徑,展望了我國在基本完成不載人的月球探測任務后,建設月球科學研究平臺,擇機實施載人登月探測和建設有人駐留的月球基地工程,以及深入太陽系探測,包括近地軌道與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統探測與行星際穿越探測等任務。 “迎接第一個100年 中國的深空探測”主題報告現場
![]() 會前,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會見歐陽自遠院士
據悉,華東師大自1994年起開始在地理、中文、歷史、心理、數學和物理專業實施基地班,導師制、小班化、國際化、個性化、鼓勵學術研究等培養改革舉措得到有效探索和實施。該校2011年開始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2015年起與中國科學院5家研究院所聯合舉辦生物科學、化學、物理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菁英班”,打造理科精英人才培養“高地”。今年,華東師大拓圍增量、提質創新,總結基地班和“菁英班”的辦學經驗,在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地理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心理學、生物科學、化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經濟學等10個專業實施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將通過強化使命驅動、深化導師制和班主任制、建設高水平課程、注重教育教學方法改革、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段學生設計進階式學術訓練體系、提供高質量國際化學習機會、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等舉措,打造拔尖人才培養新“高地”,為國家發展培養一批具有深厚愛國情懷、寬廣國際視野和遠大學術理想的未來科學家和思想家。 圖|田波瀾 尹強 宮殿錦豐 祝怡然 文|田波瀾
編輯|吳詩 編審|郭文君
來源:華東師大新聞網 |
新聞&通知
-
2023
10.19
- 重實踐 |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港口發展...
-
2023
10.19
- 學思想 | 香港科技大學郁建珍教授應邀來...
-
2023
10.15
- 建新功 | 我院段玉山教授主編的《地圖上...
當前位置: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