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院長一行訪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推進雙方實質性合作 |
發表時間:2016-02-20 閱讀次數:37967 發布者:20150079 |
2016年1月11至16日,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劉敏教授和紫江優秀青年學者陳睿山教授應邀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紐約城市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本次訪問通過學術報告、與資深學者溝通洽談、參觀交流訪問等方式,推動和加強了地理科學學院與美國東部常春藤大學相關研究單位的合作交流,推進了我校地理學的國際化進程。 1月11日,劉敏院長、陳睿山教授與哥倫比亞大學Alex de Sherbinin研究員到訪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與該校地理系主任Peter Marcotullio教授、前系主任William Solecki教授座談。Peter Marcotullio教授介紹了紐約城市大學地理學研究的進展、發展方向與前景,雙方就未來合作進行了探討。William Solecki教授作為紐約市氣候變化專家組(NPCC)聯合組長和城市氣候變化研究網絡(UCCRN)聯合主席,重點介紹了紐約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及NPCC的運作機制與工作進展,希望為上海市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借鑒。會后,William Solecki受聘為我院國際咨詢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紐約城市大學William Solecki教授受聘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專家
紐約城市大學William Solecki教授介紹NPCC工作進展與運行機制
1月12日,劉敏院長一行赴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校區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上午,劉敏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信息網絡中心做題為“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Urban Safety System”的學術報告,并與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專家們對上海已有的工作非常感興趣,現場對氣候變化與上海海平面上升、熱浪、流行病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報告由CIESIN副主任Alex de Sherbinin研究員主持。報告結束后,CIESIN主任Robert S. Chen教授和Alex de Sherbinin研究員受聘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專家。隨后,在Alex de Sherbinin研究員的帶領下,劉敏院長一行參觀了哥倫比亞大學Earth Institute 冰芯巖芯實驗室、地震研究實驗室、地球化學樓、海洋樓、氣候與社會國際研究所(IRI)等地。 12日下午,國際地球科學信息網絡中心Greg Yetman副主任和Sandra Baptista研究員分別向我院訪問人員介紹了CIESIN參與的紐約應對熱浪和海平面上升的工作。之后,劉敏院長與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信息網絡中心(CIESIN)主任Robert S. Chen教授、副主任Alex de Sherbinin和Greg Yetman研究員就雙方未來在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等方面進一步的合作進行了協商。
劉敏院長在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科學信息網絡中心做“氣候變化與上海綜合減災”報告
劉敏院長與哥倫比亞大學部分參加報告的研究人員合影
哥倫比亞大學Robert S. Chen教授和Alex de Sherbinin研究員受聘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專家
1月13日,由正在普林斯頓大學進行訪學的地理科學學院紫江青年學者殷杰教授安排,劉敏院長和陳睿山教授赴普林斯頓大學訪問。上午11點,劉敏院長向美國工程院院士Eric Wood教授及其助理潘銘博士介紹了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科的研究重點與關鍵成果、未來的發展方向等。Eric Wood教授介紹了普林斯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的研究重點,及在全球氣候變化、水文與水資源、城市氣象邊界層、臺風和洪澇模擬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就未來可能與華東師范大學合作的方面進行了商討。交流中,Eric Wood教授欣然接受聘請,成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專家。 13日中午,普林斯頓大學林寧教授會見劉敏院長一行,商討今后深入合作研究事宜。林寧教授是氣候變化與沿海城市風險方面的資深專家,其研究成果多次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上發表,特別是其在城市極端氣候風險方面的研究,受到國際范圍內的廣泛關注。雙方就未來在氣候變化與城市風險方面的合作進行了討論。 當晚,劉敏院長一行與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生、博士后相聚,院長介紹了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科的科研條件、平臺和人才政策,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希望廣大學子學成后來院工作發展。
劉敏教授和陳睿山教授與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Eric Wood教授合影
Eric Wood教授受邀成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專家 潘銘博士介紹相關研究成果
普林斯頓大學林寧教授受邀成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專家
與普林斯頓大學中國留學博士生、博士后相聚,介紹學校人才政策
1月14日上午,劉敏院長與陳睿山教授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Earth Institute)拉蒙特校區(Lamont Campus),與著名地震學家、風險評估專家Klaus Jacob教授進行了交流。Klaus Jacob教授介紹了他近十年來在紐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及災害應對中所做的工作,劉敏院長和陳睿山教授介紹了華東師范大學在上海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的工作,重點匯報了上海面臨的災害風險和綜合減災規劃,Klaus Jacob教授根據其經驗對上海相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之后,雙方就未來的合作進行了討論。 14日下午,劉敏院長一行在哥倫比亞大學Morningside校區與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航天航空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紐約市氣候變化專家組(NPCC)聯合組長、城市氣候變化研究網絡(UCCRN)聯合主席Cynthia Rosenzweig博士及其助理Somayya Ali Ibrahim研究員進行了交流。Cynthia Rosenzweig博士介紹了城市氣候變化研究網絡取得的成就、在巴黎氣候大會(COP21)上的表現及未來的計劃,熱情洋溢地描繪了NPCC的發展過程及其成功經驗,并就在上海建立UCCRN亞洲中心進行了初步規劃。 1月15日下午,劉敏院長一行應邀與哥倫比亞大學應用數學和物理系、地球和環境系雙聘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極端天氣和氣候研究組Adam Sobel博士進行交流,Adam Sobel教授介紹了他在氣候變化、風暴潮模擬以及紐約桑迪颶風后所作的工作,并對在上海開展相關工作十分感興趣。 15日晚,劉敏院長和陳睿山教授與美國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應用系統研究所(IIASA)水項目組執行主任Wada Yoshihide博士會面,Wada Yoshihide博士介紹了全球水文水資源模型應用方面的研究及他在氣候變化、水資源研究方面的工作,雙方就上海氣候變化、洪澇災害等領域的未來合作展開了商討。
與美國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研究員Wada Yoshihide博士交流
1月16日,劉敏院長一行與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氣候和社會研究所(IRI)劉海波研究員進行了交流,探討氣候變化模型進展及其在上海的應用等問題。 1月17日,劉敏院長與陳睿山教授結束了本次訪問,啟程回國。本次赴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美國常春藤高校交流訪問,通過與國際地理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展開高頻度的會談,不僅推動了學科發展前沿的中外交流,也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Earth Institute)、普林斯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等科研單位就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還聘請5名國際知名專家為地理科學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成員,這將進一步推進我院地理學的學科建設,加強科學研究的國際化水平,擴大我院與國際一流大學的交流與合作。此外,本次交流與訪問還就建立城市與氣候變化研究網絡上海中心(UCCRN-Shanghai Hub)與UCCRN達成了協議,計劃于2016年8月中旬在華東師范大學召開氣候變化與城市論壇(Climate change and cities forum, CCCF),并初步探討了建立上海市氣候變化專家組(SPCC)的可能性。
編輯 | 李妍
|
新聞&通知
查看更多 》
當前位置:首頁